清晨,民警李志强(右)与乘警在站台交接工作完毕后敬礼道别。 通讯员 武陇慧摄 乘坐由乌鲁木齐开往米兰的T9512次列车,从火车车窗往外望,是绵延数百公里的浩瀚沙漠。 1月23日23时29分,T9512次列车到达米兰站。列车外,记者一眼望见了站内唯一的民警李志强。 零下15摄氏度的气温中,李志强在站台上大声提醒下车的旅客提前准备好身份证排好队有序出站。 即将花甲之年的李志强此时依然精神奕奕、目光灼灼。今年是李志强从警生涯中的最后一个春运。 1984年从警的李志强,在38年的警察生涯中有近20年都在与警犬打交道,曾多次代表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在全国公安系统警犬比赛中获得奖项。 2021年,58岁的李志强面临一个抉择,1月9日格库铁路全线开通,库尔勒公安处号召民警到基层站点去。 是像大多数即将退休的同事一样在库尔勒工作退休,还是再干一把铁路警察业务工作?李志强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 他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库尔勒公安处若羌站派出所做一名普通的民警。从繁华城市到大漠戈壁,李志强来到了离家475公里的米兰站警务区,成为站上唯一的民警。 米兰站地处阿尔金山北麓、罗布泊南岸,四季黄沙弥漫,所在地区是国内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1月25日一大早,天边方才吐白,李志强已经在铁路线上忙碌了一个多钟头。穿着反光背心、手持对讲机、腰挎工具包,空旷的铁轨上,唯有李志强的身影。 他仔细查看有没有人在危险禁止区域出没、护栏网是否毁坏缺失、有没有野生动物闯入线路‧‧‧‧‧‧巡查线路,这些都是李志强关心的重点。 尽管站小,一周只有3趟客车停靠,但这里是第三条出疆大动脉,货车来往频繁,安全不容小觑。 李志强以前是警犬支队的警犬训导员,现在为了守好“责任田”,他重拾近20年没有碰过的公安业务,认真学习驻站民警的业务技能,如新警般从点滴做起。 到岗一年来,李志强对辖区周边的治安环境及管内的铁路涵洞、桥梁等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冬日的戈壁滩深处,一望无垠、寒风凛冽;夏日的荒漠,每一粒沙子都蒸腾着热气。艰苦和寂寞是李志强站区生活的“标配”。但对他来说,最大的考验还是对周边居民的法治宣传。 “别看站小人少,最近的镇子也在十几公里之外,但这里去年才通火车,群众的铁路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宣传工作任重道远!”李志强说。 空闲时,他会骑着电动自行车赶到距离车站17公里远的米兰镇,趁着群众赶集,到菜市场门口做铁路安全常识和法律知识宣传。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身影。 2021年4月的一天,米兰突发沙尘暴。刹那间,正在值班室吃午饭的李志强变成了“灰人”。而这时,李志强还要去货场开展消防检查——恶劣天气,堆满煤的货场存在安全隐患。李志强顶着风沙赶往货场。等工作检查完毕,他已五官难辨。 李志强的妻子在视频里看到沙尘暴后,心疼地埋怨李志强:“都老了还这么拼。” “一辈子时间很短,在退休前不逼自己再干一把铁路公安的业务,对不起我的铁路警察人生。”李志强告诉记者。 2022年1月17日,春运首日。眼看着9时11分发车的T9511次列车还有15分钟就要发车了,候车的旅客已检票上车,李志强却发现还有两名旅客站在自动售票机前神情焦灼。一问才知是自动售票机无法正常取票,车站工作人员几经尝试也无法正常操作。眼看着火车就要出发,错过这一趟就要再等两天。李志强立刻通过对讲机联系乘警,告知旅客无法购票情况,请求在列车上进行补票,最后帮助旅客成功上车。 他说,从繁华城市到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变的是奋斗的地点,不变的是为铁警工作奉献所有力量的信念。 春节临近,小站依旧。今年,李志强注定无法与家人团聚,但他无憾,他说,他一定会站好最后一班岗。 (责任编辑:admin) |